),德国每月开工1艘(北海、地中海方向各一半),意大利、法国每年各开工4艘,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希腊是首批援建方参与德意法工程,等技术成熟后进行独立建造,一般要求各国每年2艘。西、葡、比、荷、希各国已在前期建造意志轮过程中初步实现了协同,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个层次再提升一次。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欧洲联盟的一部分,元首在设想书里提出了欧洲煤钢联营、铁路联营、航运联营、电力联营、造船联营、石化联营、邮政联营、电信联营等各种各样的经济设想,4号坦克、欧洲标准卡车、欧洲标准货轮(意志轮)等协同建造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强制推行联营和标准化肯定是效率最高的,但如果以前小国林立之时,免不了推诿扯皮,彼此为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可能不顾大局,后世欧盟就是这样难以维系的。但现在德国霸权在手,军事实力独步欧洲,不听话就打,整合难度小了很多。
实际上各国心里也清楚,各国资源禀赋条件不一,不按照分工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而是想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完整体系肯定是不经济。而等到产品、流程标准化后,货币单位统一、经济规则、内部零关税乃至银行、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就势在必然。再过几十年欧洲也许就真不需要打仗了,因为到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抢来抢去说不定都是自家的资本和产业在争斗。
当然德国内部也有人抱怨元首对小伙伴们太客气,不应该把这些东西都输出的,都留在德国手里多好?霍夫曼对此哈哈大笑,德国今后拥有欧洲最强的政治地位,实际掌握欧洲联合部队的指挥权,还拥有石油马克和所有经济、技术、产业、服务标准的制定权,已吃得连做梦都要笑醒了——你不在欧洲体系内输出工业化,怎么能打开全欧市场并对外封闭?而且一定要有竞争压力,这样才能促使产业升级,德国往高端走,中低端就能让出来让其他国家发展——标准的雁型模式。今后信息化、原子能、航空航天、工业3.0、4.0都还在路上等着呢,何愁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