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铁十字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西洋绞杀战(40)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西洋绞杀战(40)(2 / 5)

uG200型的探测距离在高度5000米时大约是120公里,当初Fw-200C就装备这款雷达而成就了大西洋秃鹰的威名。

但对这款雷达的性能,德方很不满意,因为其不但体积大,而且搜索距离有限,精度也很差,但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在1941年发明后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打转转,直到霍夫曼指示从日本引入了多腔磁控管。

磁控管于1921年就有了,但多腔高能磁控管直到1939年才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蓝德尔和布特发明出来,在英国人发明后不久,日本方面也独立研制成了该技术。双方的起点最初是差不多的,但与英方高度重视不同,日本对这项发明基本不闻不问,一直束之高阁。日本有这个态度并不奇怪,由八木教授发明的八木天线在日本国内根本没有任何反响,直到日军打下新加坡,从缴获的英国设施中才看到了八木天线,到那时候才恍然大悟。

日本毫不重视,英国飞速发展,一年多后,由于不列颠之战进入**,英国人又将多腔高能磁控管技术送给了美国,此时英国产品已经能以10KW的功率发射3000MHz的微波。而日本技术依然停留在2KW的初始阶段,然后在1941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多腔磁控管空腔间的异体耦合技术,把磁控管交变齿捆绑在一起来约束以便实现稳定,结果获得在3000MHz下50KW的输出功率。对微波雷达来说这样的功率足够了,不但体积大大缩小,而且重量也减轻了许多。而日本依然是原地踏步——双方现在的差距是25倍。

等到德国从日本引入这项技术,加上从击落的英美重型轰炸机上发现的实物再因为霍夫曼不遗余力的推动,到1943年8月间,德国终于实现了多腔高能磁控管的量产,达到了英美在1942年年底的水平,成功地将双方技术差距从4年缩小到半年左右。新的FuG-300型空对海雷达可以在6000米以上的高度实现对200公里以上的舰队探测,而且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

霍夫曼还让洛伦茨公司和德国

最新小说: 探花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城南政北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战国之军师崛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