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德国不但向中东进军,当初内部还对元首在巴库油田一事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感到奇怪——霍夫曼对土耳其占领巴库态度暧昧,既不反对,又不去主动修复,现在终于明白伏笔在这里。
至于为什么凯特尔主动说起这件事,是因为利比亚油田和众人的利息息息相关:元首不止一次地告诉这些心腹手下,他要给他们寻找一条光明正大的发财之道,让这群将军和元帅们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让浴血奋战的基层官兵将来有好的归宿。大家一开始认为元首只是说说而已,但等到霍夫曼真的抛出“石油基金”计划时,大家才明白元首是认真的。
根据霍夫曼的建议和安排:设立石油基金后将设立一定的份额,由军官们按照功绩和军衔、职务等级配给股份,所有股份不需要现在掏钱购买,只要今后从军饷和慰问金中扣除,然后由资本家们代为垫资去开采,然后逐步归还。简而言之就是设立一个公司,各级官兵是干股股东,由霍夫曼担任董事长并引入风投,然后今后逐步扩大股份、引入战略风投并逐步扩大投资并最终IPO上市,虽然每个人手上的股份会逐渐稀释,但价值却会快速提升。霍夫曼认为原始股至少可以获得25-40倍的增值空间。
这样不但解决了高级军官们的出路和体面,也缓解了日后的社会矛盾——否则庞大的军队复员一定会出现乱子,虽然具体数额还没有透露,但施佩尔和鲍曼早就放过风了,元帅和部长级人物100万马克起步。对这种轻松而且没有道德风险的利益,没有人不表示拥护的。霍夫曼还在基金中给国社党、各主要资本寡头、各欧洲友好政要和阵亡将士留下了份额——他坚持认为,给股份比直接发钱更有利、更持久、更利于调动众人的积极性。
现在地中海已成了轴心内湖,只要有了物资和运输能力,利比亚石油建设工程可舒舒服服地开展,负责托特组织的米尔希元帅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能保证这些基础条件,只要给他10个月,他一定把利比亚石油弄到德国来,所以凯特尔一下子就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