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减少了货币的流通量,再加上国有化后对剩余货币流动性的回收,阿根廷比索居然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升值迹象,商品价格也开始降低,这无疑让贝隆的主要支持者——贫苦民众和民粹情绪深厚的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
这总统做得有滋有味,他压根就不想放弃,由于他的国有化政策以及没收政敌和特权财产分给贫苦民众的示范效应良好,其余通过政变上台的南美国家都在试图仿效,新政权的国际声望如日中天,一大票小弟都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来学习“成功经验”,并试图和德国人挂上钩,哪怕从德国弄点廉价军火也是好的——至少德国人卖武器很爽快,不像美国人动不动附加一堆条件让人厌恶。对有心要在南美当盟主并开创“国际事业”的贝隆来说,哪怕有一线机会他都会坚持下去,否则前段时间他也不会硬着头皮往玻利维亚-阿根廷边境部署两个师——只要挺过这一关,今后在南美当大哥的资本就有了。
“有什么消息我会及时通知您,我们在圣赫勒拿岛上部署有水侦和观察哨,一旦美军舰队南下,我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不会措手不及。”
圣赫勒拿岛在历史上是关押拿破仑皇帝的最后寓所,位于南大西洋中央,距离马岛大约5000多公里,地理位置很重要。在马沙尔前次带领舰队去清洗巴西沿海时顺手也将岛上的英国势力连根拔起,不过该岛面积太小,也无机场,德国不可能大量驻军,最后只在上面设置了大约1个排的力量,拥有6架水侦、通讯站和1个气象站,准备发挥前哨基地的作用。现在看来,当初的无心之举非常有益。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一切都拜托了!”他紧紧握住曼陀菲尔的手:“阿根廷人会和德国盟友战斗到最后一息。”
曼陀菲尔当然不是在乱拍胸脯,他得到的情报是美军主力现在巴西北部沿海,距马岛大约4000海里,即便以最快的速度杀过来,至少也要2周以上才能投入战斗,根据他对塔拉瓦、百慕大两次夺岛战役中美军表现的理解,他认为美军不可能轻易只依靠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