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让草鹿任一这样的中将参谋长亲自出面做工作,赤松贞明不会有后面的结果。为安抚也为了理顺管理关系,最后决定以德国海军上尉的军衔统率舰载战斗机机群。
实际上,与赤松贞明水平相当的战斗机飞行员有不少,比如年纪稍长的坂井三郎、西泽广义、岩本彻三等,年轻一辈中的杉田庄一等,但坂井和西泽都是个人水平突出,指挥能力却一般,而岩本彻三虽然军衔尚可,战果也不错(此时排名第二),但资历与履历还是无法与赤松贞明相比,因此都恭恭敬敬地对待赤松贞明这个前辈。
众人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精彩,各种表情都有,堀悌吉说是一段佳话,但在场哪个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立即就听明白对方弦外之音:这么个忠勇之士连德国元帅都抢着要,你们居然用一个军曹把他打发了?这脸打得啪啪响,日本可以说体制不合,非海军兵学校出身不能晋升,人家德国人可不管这一套,直接就把上尉军衔拿过来,要再过几天,最起码也是少校了。而且所有人都相信这不是孤例,37期的小泽治三郎在日本连当机动舰队长官的资格都不够,去德国甚至以外国人身份直接当上机动舰队长官。到底是谁的体制有问题呢?
想通此节后,场面顿时变得尴尬起来,有些人偷偷摸摸地寻思:体制不合只是表面因素,实质上却是舰队派与航空派根深蒂固的矛盾,原本光在日本国内还能压得下去,现在还有盟国牵扯其中,联合舰队大批官兵又去了欧洲开了眼界,这要怎么解释?难道说我日本自有国情在此?这还不让友邦笑掉大牙?人家只要问一句话——“战争期间晋升军官难道不看战功?”就很难招架。而且基层官兵一定会两相对比,忠君爱国也看得体制合理不合理啊。
裕仁脸色平静,不悲不喜,少倾便微笑着说道:“爱卿既然有此功绩,又如此忠君爱国,朕岂能吝啬封赏?特授海军少佐军衔,其余有功之将,也可在奏明功绩后获得晋升……”
“感谢陛下超常拔擢!”
赤松贞明恭恭敬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