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试图利用手中掌握的媒体向庇隆发难,但却被如日中天的庇隆轻而易举击败,他有军队支持,有几百万无衫汉的拥护,外面还有强大的德意舰队,这些构成了他坚实的统治基础。随着时间推移,一家家报纸被查封和接管,一位位显赫人物被捕入狱,控制国家命脉的地主阶级被彻底打败,教会力量也被暂时压制。
这种激荡的变革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对随同而来的马沙尔来说,这一幕似曾相识,全都在德国活生生地发生过。庇隆无非是将元首在德国实施过的政策再复制一遍:民族主义情绪得到了渲染,多数人利益得到了维护,民众看到了可靠的奋斗目标。
马沙尔对克兰克说:“我还是迟钝了,我早该预料到这一切的……”
“元首看得准啊,在这种事上,可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
庇隆处处仿效元首,当然,这些政策在历史上他也这么做,唯一重大的区别是国有化过程中的补偿。真实历史上庇隆最后给了英美高额补偿,以至于给阿根廷造成了比较沉重的负担。现在有轴心撑腰,他当然不愿意花这笔冤枉钱,但他也不能平白无故地没收他国产业,于是庇隆对英国提出了高额索赔要求——要求大不列颠为占领马岛期间付费,同时提前把这笔费用当做国有化补偿基金,基金额度正好比国有化补偿多一亿美元。阿根廷新政府宣称,所有补偿会在补偿基金到位后予以拨付——或者债权国也可直接找英国提出代位清偿要求。
所有阿根廷人都为之叫好——民粹主义当然就这么干。
9月21日,庇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二步也开始了行动:阿根廷与德国、意大利签署《友好互助条约》,约定双方互相帮助、互相协同、共同发展全面伙伴关系,邀请德意军队驻扎马尔维纳斯岛,但只字不提加入轴心,更没有对英美宣战的想法,这让阿根廷民众的情绪迅速放下心来。这也符合霍夫曼的要求,他只需要阿根廷与德国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扮演类似于西班牙这样的“非交战国”角色即可。
作为《友好互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