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果极其可怜,只摧毁了目标显著的机场和附属设施,对火力点只清除了两门8英寸舰炮炮台和3辆坦克,清扫了日军一些露出地表的工事与通讯系统。但对大部分隐藏在地表以下的防御设施来说,破坏极其轻微。
不过,日本守军很快感受到了北卡罗来纳号的威力,近距离倾泻口径炮弹对日军炮火形成了强大的压制作用,日军炮兵很多不是死于弹片,而是被巨大的冲击力活活震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反击的炮火再次沉寂下来。
“必须把敌人放上来打。”听取各方面传来的报告后,柴崎说道,“否则我们永远都要面对敌人战列舰重炮的威胁,这麻烦太大了。”
其他几人也连连点头,他们也从最初重创敌舰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了——1艘搁浅的战列舰比3艘还能活动的其他战列舰更难应付。
14:21分,美军再次展开登陆,这次冲锋过程就谨慎了很多,扫雷艇一边施放烟幕,一边扫出一条从登陆艇群治区通往礁湖的航道。印第安纳号上的水上侦察机引导他们敷设航标,同时投掷发烟浮标,标出浅滩位置。在必需号扫雷艇引导下,驱逐舰林哥德号和达希尔号闯进了环礁缺口航道,准备提供近距离火力压制。
岛上西岸的日军炮台再次抱着侥幸心理射击,但没开两炮,北卡罗来纳号反击的舰炮炮弹便呼啸而至,这座硕果仅存的炮台便被掀上了天空,趁着日军火力被全面压制的机会,大批登陆艇趁机冲进礁湖。随后,为避免误伤,战列舰炮群停止了炮击。
战事发展证明了柴崎的决断是正确的:只有短兵相接时,敌战列舰才会停火,刚才擅自冒险开炮的炮台守军都已去见天照大神了。
上百辆两栖登陆车和一批坦克登陆艇组成了3个攻击波,在陆战3师陆战3团团长康纳利上校的指挥下,开上了礁盘,向贝蒂欧北岸直扑过去。
第一波两栖车顺利登上了红三滩,战战兢兢的士兵们在大嗓门柯特的指挥下,一边以手中的m1步枪持续开火壮胆,一边以不太标准的战术动作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