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密集冲锋时,He-218俯冲轰炸机和Ju-87G对地攻击机总会应步兵请求赶到,利用火力肆无忌惮地收割下面的红军官兵
6月3日刚入夜,普里马科夫指挥麾下部队悄悄进入了出发阵地,意大利人遭遇了卡拉奇防御战开始以来最猛烈的进攻。
普里马科夫在下午接收阵地和独立火箭炮营后并未急着上前进攻,而是先仔细研究了伊万诺夫失败的教训,发现他在进攻时依然采用了当初对付日本的套路,先用火炮覆盖后再用坦克进攻,这个套路对付当初缺少重装备的日本关东军而言当然是压倒性的,但在东线就没法很好施展:德军牢牢占据空中优势,白天进攻既无法达成突然性与隐蔽性,又无法摆脱空中火力的追杀,而后方炮火支援也不能过于密集,一密集就有德国轰炸机前来进攻。
当初巴格拉米扬向总参谋部报告说6月1日就能让空军第2集团军转场去支援北线,没想到打到6月3日下午,该集团军不但没法转场,还损失了将近一半飞机,再加上大本营乃至斯大林本人连续不断给他发催促进攻的电报,一封比一封强硬,一封比一封严厉,巴格拉米扬已感觉自己被勒得喘不过气来。
普里马科夫研究阵地情况并听取了伊万诺夫手下几个师长的哭诉后,心一横干脆把进攻时间放在夜里,所有人都为他捏把汗——巴格拉米扬司令员只给12个小时,一旦夜里进攻就只剩下不到8小时,但前者认为真要是进攻顺利的话,1-2小时就能奏效,如果一轮冲不下来,那别说12小时,恐怕再多一倍也不够。
“乌拉!乌拉!”
成群结队的红军士兵扯着嗓子、跟在打头的T-34后面就发动了潮水般的猛攻,普里马科夫的部队虽然挂着近卫头衔,但实际上士兵素质比起从远东调来的伊万诺夫所部是要差的,分进合击、渗透作战、迂回包抄这种高级步兵战术根本打不出来的,最拿手的大概只有人海战术,让步兵跟着坦克冲。
当他们走进预设阵地没多久时,左右两翼的意大利重机枪、迫击炮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