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截击战双方的交换比是46:9,考虑到双方数量差异相对昨天略低,比起50:8的战果来美军其实已略有进步。
大规模机群截击分散后,就开始个别厮杀,美军机群按照事先约定的目标优先对滩头阵地进行猛烈轰炸,大量航空炸弹倾泻下来,滩头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四处都是飞舞的弹片在肆意收割陆战旅官兵的性命,但菲斯特很快察觉了问题:看上去轰炸场面很猛烈,实际上松软的沙土地对炸弹起了缓冲效果,很多炸弹投下去居然不炸,即便爆炸的那些也被吸收了大量冲击力,再加上刚才机群截击时德军官兵已有意识地分散并就地趴倒,轰炸效果不如预料中好。
失望之余,他决定临时调整策略,让一些飞机转身攻击海面上的舰队,然后让战斗机负责扫射地面,某种意义上P-47那8门12.7mm航空机枪扫地时的炽烈火力比炸弹也许更管用,虽然场面一片混乱,他依然想得很清楚,手头这点炸弹对付敌军战列舰是不够看的,便要求攻击机们对准登陆艇、运输舰进行轰炸——消灭这些也能遏制敌军后续登陆部队。
就在美军突入登陆场前,翔鹤号上的冢原也收到了确切情报:“敌机已抵达巴拿马运河区……”
“全体出击,用最快速度赶赴战场上空,以昨天夜里商定的方案展开作战。”
随着他一声令下,原本待命的34架Bf-219便快速向登陆场扑来——这个时机他把握得很好,万一敌机冲机动舰队而来,这34架预备队能起到拦截与遏制作用,只有确信敌攻击机群全部停留在登陆场上空时,他才能把这支最后的力量打出去。
虽然要求其他飞机尽可能轰炸登陆舰艇,但经验丰富的菲斯特自己不想把机腹那颗1000磅炸弹浪费在只有几百吨的登陆艇上,他要找个大目标下手,于是驾驶员挑选了最近的陆奥号并迅速俯冲下去。这次进攻是如此突然,以至于没有任何战斗机干扰他的行动,最终这架SBD成功地突破军舰高射炮火力拦截,顺利将炸弹投掷下去并击中陆奥号后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