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都有了重要变化,原本历史是45辆满编,现在变成了54辆坦克满编。而且这次既没有保时捷虎出来打岔,也没有因为数量不足而用三号坦克凑数,整整齐齐地都是标准的第一批量产新坦克。拿到的虎式坦克也不同于历史上的型号,吨位总体轻了近10吨,三重负重轮变成了两重,在装甲厚度未变化的前提下略微增大了倾斜度,总体来说无论故障率、通过水平还是可靠程度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水平,所有接触过这种武器的人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硬要挑缺点的话可能是备弹数量减少且空间没有历史上那么宽敞。
但对于没有接触过原始型号的重装甲营官兵来说,这都是不重要的,只要见识过T-34/76的人都知道,虎式炮塔里的空军与之相比,犹如从紧凑的60方蜗居一下子升级成了100方,德国人连T-34都能待,怎么就不能用虎式呢?
现在古德里安手下拥有了114辆虎式坦克(作战的108辆亨舍尔虎,还有6辆是用保时捷底盘改装的救援、维修车),按照总参谋部的说法,下个月还有有30-40辆虎式坦克过来用于补充损伤的,然后新的重装甲营就要指望1943年了
由于运力紧张,2营人员先搭载Ar-232运输机抵达北非,提前适应气候与作战思路,而他们的装备则在11月20日以后才姗姗来迟,与虎式坦克同步抵达的还有一批T-34和古德里安翘首以盼的自行火箭炮连,凯塞林的话虽然有些蛮横,但最近本土给北非的装甲补给确实偏重与T-34——霍特在沃罗涅日与顿河上游、曼施坦因在河曲部的胜利都缴获了大批T-34,因此捷克改造厂里的T-34资源格外多
从11月8日开始,随着火炬行动中英美联合部队向南非转向,古德里安与蒙哥马利再度进行交战,双方围绕托卜鲁克周围防线进行了长达三周的拉锯战,防线位置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非洲军总体而言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古德里安深谙“柿子要挑软的捏”的道理,每次都用装甲部队突击殖民地和其他英盟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