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这些野战口粮分为大型战斗食物(grosskampfpaeckchen)和近距离战斗食物(nachkampfpackchen)两类,只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以战地部队使用的第一号口粮为例,内容包括700克面包,136克带骨鲜肉,7克黄豆粉,30克鱼肉(无头),250克蔬菜水果,320克马铃薯80克芦笋,20克布丁粉,25克炼乳,15克盐,1克辣味品,60克奶油与脂肪,偶尔还能供应一点红酒。这些食物采用定量包装放置在补给车上,然后在作战中由指挥官下令分发食用,考虑到激烈战斗中补给不易,军官们通常会要求士兵们随身携带1日份食物。南方集团军群有幸优先获得了大规模的新型野战口粮体系,曼施坦因毫不犹豫地予以立即实施。
按照德国制定的标准与要求,西欧各国,特别是荷兰、比利时、法国拿到了很多野战口粮的制作订单,一开始国内资本家还不满意,认为这类产品生产并没有技术含量,订单大量外流让这些国家白白赚了钱还损失了国内产品的销路,但随着大规模军工制造的推进,国内生活物资消耗开始加大,有关农产品滞销的顾虑完全消失了,而得到实惠与好处的西欧各国轻工业资本家首先开始拥护德国的订单政策,然后各国农民也表示很满意,特别是法国农民阶层在政治上拥有传统势力,对德国的好感度予以增加,而一贯以农业突出的轴心小兄弟们,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更是倾尽全力接下物资订单,意大利的资本家对此也跃跃欲试。
在霍夫曼的充分动员与巧妙设计下,现在不仅全欧的重工业、连轻工业和民用工业都开始深刻卷入大战了,各国都受益于德国的战争景气而发展,让人觉得德国提出的欧洲联盟共同发展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唯一让人担忧的恐怕就是德国的支付能力,这些账单德国小部分是用军火和其他设备偿付的,还有一部分是用黄金等贵金属支付的,其余大部分是用帝国马克记账的德国债券支付的,这些债券每年会消灭大部分——被占领各国要支付占领费、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