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能尽快出面,解决广大农民的燃眉之急,遏制物价上涨。
可现在,政府的确出面了,前几天买不到的东西也出现在铺子里了,可一问,价格能把人吓个“扑趴”!
杨泽华不当村干部,在街上做起了小生意,石桥街头的木房子里,油盐酱醋,应有尽有!
这一天逢集,杨泽华起了个大早,不过他并不是去铺子里开门,而是急匆匆地往老供销社赶——那是鞭炮厂所在的地方。
“泽军!”杨泽华像以往一样打开了鞭炮厂的铁大门,让外地来的大货车开了进去。
“华二哥,来了!”杨泽军叼着纸烟迎了出来,给司机师傅和杨泽华各发了一支,墙上写着的“禁止烟火”几个字成了摆设。
杨泽华没有接烟,过去把大门锁上。“泽军,赶紧叫几个可靠的人来……”
“货又到了?”杨泽军掐灭纸烟,往车后头看,“咋个是空车哇?喊人做啥子?”
“把仓库的东西搬走,快去!”
“怎么了?二哥,不会真出事了吧?”
“没得啥子事!所有的油这两天全部拖走……”
“价格又要下来了?”
“不晓得,叫你找人就快去,一定要信得过的!”杨泽华急匆匆地打开仓库门,好家伙,几十桶柴油和煤油把仓库塞得满满的!
不多久,杨泽军找来了五个大汉,杨泽华一声令下十来桶油哗啦啦全部装进车里。司机递过一沓钱来,扬长而去!
“泽军,晚上还有车要来,你不要到处闲逛了,就在这里候着,千万别让人晓得这是啥子东西!”
“好的,二哥,价格……”
“不要问价格,你放心,该给你多少我一分都不会少!”
“嘿嘿,那就好……”
杨泽华一走,杨泽军叫来杨泽建,拿着大塑料壶从每个铁桶里往外匀油……
天一亮,杨泽华准时打开铺子大门,大木桶里装满了食盐,猪前胛骨做成的“盐铲铲”放在面儿上,上方悬挂着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