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多么的真诚!
“杨家湾太穷了,什么都没有!”淑芬淡淡地说。
“No!你们有肥沃的土地,漫山遍野的粮食,清新的空气,还有淳朴的农民……”
淑芬微微摇了摇头,这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知道农村的苦?不过,她并不打算解释什么。因为湘瑜,终将不会是农村人;而自己,也不会成为城里人!
淑芬站起来,“湘瑜,我带你去见见我娘……”这个家庭,只有她知道牵手的这个女孩儿,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成为杨家的媳妇儿。
两个姑娘走进四壁黢黑的厨房里,发现母亲正在灶跟前抹泪。淑芬娘看到有人进来了,赶紧拿起火柴,点了一把干豆苗塞进灶孔,以此掩饰她的悲伤。
“娘,这是李湘瑜,富顺哥的好朋友和同学……”
“阿姨好!”湘瑜轻轻鞠了个躬,眼前这个伟大的女人,岁月的沟壑印在了脸上,生活重担压弯了她的腰板……
淑芬娘并不知道富顺和湘瑜的事情,抬头看了看这个不伦不类的“妖女”,“别在这黑麻麻的屋头,淑芬,快带客人出去坐!”
湘瑜却并不愿出去。他知道这壁上的颜色,是柴火的熏烟涂上的色彩,那是一种庄严和深沉。这样的修饰,与墙壁上篾篓里白色的碗盘形成鲜明的对比,歪歪斜斜的烟囱、圆圆的三口大锅、全木质结构的案板……一切都孕育着一种说不出的美学。她见淑芬娘起身去灶台忙碌,赶紧坐到灶跟前的条凳上,“淑芬,快,教我烧火!”
淑芬只好跟着去了灶门前。两个年龄相仿却生活方式截然相反的女孩子,在这一刻,快乐的待在一起,用双手共同点燃生活的火苗。
“娘,你去吧,我来做饭!”淑芬见湘瑜几乎学会了传火,赶紧到灶台忙活——在农村,各自忙碌的活儿,让“宽敞”的灶屋里“容不下”两个人!
淑芬娘没说什么,出门挑水去了……
“富顺不是在杨家湾吗?他怎么突然去了海西?”湘瑜有些明知故问,不过她喜欢听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