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长江从这里入海!
无数条支流汇聚而成的长江,终于奔向了母亲大海的怀抱。在这里,它就像一个掉光牙齿的老人,又回到找到了童年的那份天真。在经历了风起云涌和潮涨潮落之后,最终趋于风平浪静。或许它还壮志未酬,或许它也欲说还休……
人亦如此,童年时天真无暇,暮年时返璞归真。长江通过两种特有的方式找到了儿时的欢乐——它把自己还原成最初的千沟万壑,在平坦的海边演变成多级分叉的三角洲;它洒着幸福的泪水,毫不掩饰地扑向“妈妈”的怀里。
夏天傍晚的海西,海水与天空一样蔚蓝,浪花与云朵一样酥软,夕阳与海风一样亲切。只有在此时此地,才能深刻地理解雨果先生的那句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富顺的心灵是广阔的。
无形的生活枷锁把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牢牢锁住。就像那一砸冷冰冰的钢筋,被无情的水泥和鹅卵石包围着,然后凝结出一根笔直的柱子,挺拔成一棵坚实的脊梁,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富顺的心灵天空几乎是由两部分组成:如果说求知是他的灵魂,那爱情就是这个灵魂的工程师。引导着他求知的是他苦苦等待的爱情,他好害怕那个从国外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看不起这个曾被誉为“天才”的施工员。
其实“施工员”这个称谓是富顺自封的。确切地说,在这个当时海西最大的建筑工地上,上千名工人在同时施工,真正称得上“施工员”的,都是华建三局项目部的正式工人,不过百余人。工地上近千临时工,挥洒着最多的汗水,却领着一个月三十七块钱的最低工资。
富顺加入这个群体还不到一个月。可他是多么满足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呀!
九个月前,经历了将近十来天的水上颠簸——也在床船上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春节之后,富顺终于到达了这个号称与已经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除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