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城里孩子可以躲进有风扇的屋子里,看上三四十天电视剧,逃避炎炎夏日;城里的娃娃回到老家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农活,就算是收稻子,那也得开学之后。
富顺找到他在技校的另一个好哥们儿——一年级六班的王广文。广文的老家离富顺的家非常近,住在离石桥不远的岔河乡垭河村。一个多月前,神通广大的李湘瑜通过各种途径查到了富顺的这个老乡,把富顺带到他跟前。
富顺进到广文寝室的时候,同学们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去汽车站或者码头赶车船。
“广文,我想托你一件事!”
“都是老乡,客气啥子嘛!你回石桥去不嘛!”
“我……我不回去了,你可不可以帮我带点东西到石桥!”
“没得问题,啥子嘛!”
“你帮我带点书给我妹妹,还有一封信,还有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广文有些惊讶,尽管已经相识一段时间了,但他还是不晓得这个老乡有什么来路。没有学籍的旁听生?自学成才的工程学天才?读书不花钱还挣钱的“竹棒棒”?
“嗯,我们家是石桥乡杨家湾村的,麻烦你在石桥逢集的时候,到乡政府的传达室去等下我妹,哦,她叫杨淑芬,赶场的时候他都会去那里!”富顺交代着。他知道,托人带过去的东西五天之内就能到了石桥。若是通过邮寄,就得耽误十来天,还可能会寄丢。他知道,这个亲切的老乡绝对是个靠得住的踏实人。
“要得嘛!我马上去赶车,恰好今天有车走,如果赶得上,晚上到嘉苍,明天就能到岔河。刚好后天石桥逢集,我就送过去!”广文接过富顺手里的东西,数了数十张沉甸甸的“大团结”,然后小心翼翼地踹进裤子内层自己缝的暗兜里。
“那就谢谢了,广文……”
没等富顺说完,广文就背起行囊往外走。这个同样节俭的农村娃娃,准备走路去长途汽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