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女方质问男方是否有车有房更加直白,但是也更加淳朴。
男方家是谢家坝有头有脸的人物,石匠的手艺传承了几百年,子孙也都争气,把这门手艺不断地发扬光大。八十岁的老谢石匠早早地起来安排了今天的“活路”:家里的妇女们在头一天就安顿好了猪牛,国强他妈今天起个大早把家里收拾干净,桌子、板凳、柜子都得一尘不染;他伯娘负责招呼客人,炒落花生和南瓜子必须准备充足了,老鹰茶得熬上好几壶;他三娘负责中午饭的饭菜,腊猪脚早早地炖熟透了,腊肉也得煮的耙耙的,菜地里的蔬菜得赶紧摘回来洗干净;汉子们早上都放下农活儿,把各家像样的把式都搬到东屋里来;国民两口子伶牙俐齿的劲儿都得拿出来,决不能让杨家人问倒。
女方的阵容并不那么华丽:淑芳、淑芬还有她娘和淑芬的二伯娘、三婶娘,富顺意外地被选中,淑菲因为年龄太小并且需要上学而被淘汰。对全家人来说也是个大喜的日子,毕竟是第一个姑娘的婚事,马虎不得,虽然阵容不够华丽,但这群娘子军尤其是淑芳的伯娘和婶娘,都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和铁齿铜牙,孩子的终身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女方团队”一大清早就出发了。
富顺和姐姐、二妹都穿着爷爷给他们新买的衣裳和布鞋,但富顺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唯一庆幸的是终于有一天可以不干农活,但这留下的活儿早晚还是他去做。倒是淑芬,早就把辍学的事儿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路上和姐姐说说笑笑,两姐妹的心,就像路边盛开的胡豆花儿,还有上边飞来飞去的蝴蝶一样跳跃着。不开心的淑菲,在瘸子老爹的护送下去往学校,她一边抱怨着石板路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始修建而导致她继续绕路,更不高兴的是,不能见证今天的热闹。
姊嫂三个,议论着谢家的家庭条件和为人处世的口碑,不到一会儿就到了谢家的院子里。
“哟,客来了,快点儿来坐,”正在院子东头水缸边洗菜的三嫂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路,“国强,喊你娘他们出来接一下。”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