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军不敢上前,都向后面逃去,均州军随后掩杀,直杀到傍晚时分。赵合担心晚间兵卒走失,这才鸣金收兵。
战后清点功劳,水军斩首两千七百余,又逼死口温不花,陆军斩首三千,俘虏七八百人,缴获军械衣甲无数,不过自身也伤亡了三百余人。众头领心痛不已。
战后休养生息,一面加紧练兵。一面在招兵买马,又着俘虏修筑城墙,广撒探马游骑,提防蒙宋来攻,半月之后,随州传来消息,蒙古大将察罕率大军与枣阳军对阵,初时连胜数场。
枣阳军不能抵挡,接着察罕得到消息,言王子阔出战死,欲提兵来报仇,正好撞上追击口温不花回转的光化军,一场大战,双方各有死伤,这时枣阳军赶上来,与光化军两面夹击,察罕大败,退入邓州。
杨过默算宋庭必遣人来,只是自己等人又不愿附于这株久腐之木,但是若惹怒了它,也不是好相与的。当下只是加紧招募兵卒操练。得了这连场大胜之威,均州百姓都把清风寨看作天降的救星,投军者甚众。不几日,已募的新兵六千,赵合把他们操练了半月,都打散了与老兵合为一处。
临安,皇宫垂拱殿,赵昀埋首批阅奏章,此时赵昀正当壮年,年岁不足三十。前年史弥远去世,赵昀摆脱了这个钳制的大威胁,终于熬出头来,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此时近侍来报:枢密使高鸿求见。赵昀道:“快请。”近侍请了高鸿进来,高鸿躬身行礼。理宗急道:“不必多礼,快坐。”
高鸿依言坐下,激动道:“官家大喜呀,臣刚刚接到急报,蒙古兵分三路进攻我大宋,刚才传来捷报,中路军蒙古王子阔出进攻均州大败,连阔出都死在城下,另一路蒙古亲王口温不花率领,听闻阔出身死,前去报仇,又在丹江上被杀的大败,口温不花自刎身亡,大将察罕被光化军及枣阳军前后夹攻,败退至邓州去了。”
赵昀大喜,道:“果真如此?!”高鸿道:“千真万确!”赵昀赞道:“这均州知州是那个金朝降臣白华吧,我本俩还以为他是个软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