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投降。两个东方国家、而且都是处于民族上升期的东方国家,在战争中将东方文明发挥的淋漓尽致。
问题是日军如此拼命颇有些无奈的因素,他们火力不足,缺少火炮、坦克、飞机和速射枪械,就连步兵战术核心的机枪都大大不如华军,处处被华军压制,只能用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麻痹士兵,用士兵的血肉之躯对抗华军的坦克大炮。
而华军呢,为什么非要歼灭包围圈里的日军?为什么不围而不攻、干耗死他们?四十多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就能让他们在几个月内崩溃吧!按照吕梁在总参谋部里的说法,日本列岛将成为华军的练兵场,他要用十万乃至十五万华军的伤亡,换来两百万乃至更多华军精锐士兵。而这些精锐士兵,将是华军之后作战的基础。
日本列岛之战也将锻炼华国后勤保障能力,锻炼工业动员能力,使军队动员和组织变得成熟起来。总的来说,这场战争就是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将来会有更严峻的考验等待着华夏人民。
华国政府有完善的退役士兵帮扶制度、伤残士兵和家属帮扶制度,丰厚的抚恤金、不错的工作可以稍稍缓解那些伤残士兵和家属心中的悲痛,政府和军方宣传部门也将这部分作为战时的重点内容,这是政府和军方能做的。比起失去亲人的伤痛,那些东西算不得什么,这是华夏崛起必须承受的阵痛,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将一起承担这些痛苦。
密集的冲锋枪和散弹枪声音意味着这处日军阵地即将被攻破,意味着掷弹兵们又要进行一场杀戮,意味着没有一个日军俘虏和四名掷弹兵的伤亡。
登陆九州岛后第一名掷弹兵的死亡就让同伴们学会了弯下腰作战,第一场战斗结束,掷弹兵们就学会了躲避炮火和机枪扫射,当一个连十几名掷弹兵死伤后,这个连的士兵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精锐。
战壕里的日军士兵往往会战斗到最后一人,他们盲目的、狂热的附从上级的命令,根源是对天皇的信仰。他们不会因为战士不利而逃出战壕撤退,也不会举手向华军士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