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了关于他的敌人的丰富知识,特别是连年坎普夫和萨姆索诺夫之间的对立。日俄战争期间,霍夫曼曾以官方观察员的身份在场,那时他无意中目睹一场难忘的吵架。在满洲沈阳火车站的月台上,两位怒目相视的俄国指挥官正在互相破口大骂。突然间,他们挥拳打了起来,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倒在地。(胜利者萨姆索诺夫曾引起这次争斗。当他的打得筋疲力尽的西伯利亚哥萨克人被迫放弃一座有价值的煤矿给日本军队时,连年坎普夫一再不顾要他以骑兵师去支援的命令。)霍夫曼猜测,连年坎普夫又将拒绝援助萨姆索诺夫,两名将军的个人矛盾将影响战局——他们不会为了大局放下成见。
另一个根据是俄**队的散漫,日俄战争似乎没有教会俄国人如何打仗,他们倒是加大了军队的先进装备采购力度,例如坦克、飞机、迫击炮、机枪和无线电等,但这些新式装备根本没有转化为战斗力。
德国人截获了不少俄国人的电报,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对电文进行加密。关于俄国人正在传送非密码电讯的报告,受到德国高层军官的深切怀疑。只有霍夫曼相信这不是一项策略--他在满洲看够了俄国人的散漫情况。在一位已死的吉林斯基参谋人员俄**官身上发现的文件中所透露的设计的路线和部署,和被截获的这类电讯相一致,俄国野战军队是没有密码或密码人员的,俄国高级统帅部似乎没有想到过需要训练担任这种任务的报务员。
除此之外落后的铁路运输系统、混乱的后勤补给系统、争风吃醋的将领都是霍夫曼坚定自己作战计划的原因,幸运的是兴登堡将军和鲁登道夫都赞同霍夫曼的计划,上层的统一贯彻到了底层,并为德国取得了东线第一场大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