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前线五十多万军队,需要的后勤物资数量非常巨大,让相对弱小的俄国经济雪上加霜,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另外海军覆没,俄国现有战舰是不存一,海防虚弱到了极点,必须尽快补充新的战舰。至于陆军死伤的那些士兵的善后,上层中没人关心这一点。
这个悲惨的结局让尼古拉二世没有怪罪国内的士兵、大臣和将领,也没有怪罪日本人,而将所有的怨恨都倾泻到华国身上。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华国在谈判中没有站在俄国一边,俄国很可能会获得梦寐以求的旅顺出海口——一切都是可恶的黄种人作怪!从此之后尼古拉二世重拾“****论”,视华国为大敌,并因为远东利益争端而积极向英法靠拢。
俄国国内一片沉寂,日本国内哀鸿一片,此战最大的受益者,华国国内则是一片欢腾。华国建立后屡屡击败外地入侵者,已经极大地鼓舞了国民的志气,而此战之中,不但击败了日本,报了甲午之仇,还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将甲午战争中失去的部分利益夺回,尽管还有不算完美的地方,尽管东北、台湾北部还在侵略者的手里,但国民相信,自己的国家将会彻底夺回那些地区!
战争的结束对于华国来说也是轻松不少,年轻的国度、并不稳固和完善的经济体系,在面对这种国家之间的战争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好在平稳度过,而且耗时很短。从对马海战到平定九州岛,用时不超过两个月,之后的战斗需要的物资少了好几倍,对于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
而条约签订后带来的大量收益足以抹平战争的代价,甚至大大超出。五千万华元的赔款作用不大,但是济州岛、台湾南部、琉球群岛这些土地上可以利用的就太多了。民间资本在1906年大量涌入三地,三地的渔业、济州岛的牧业、台湾地区的农业和轻工业都得到快速发展,而以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海军在琉球群岛的硫磺岛建立大型海军基地,陆军也有驻军,军队的进入带动了琉球当地经济的发展。
不过,济州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