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军官中跟得上他节奏的寥寥无几。先是左侧阵地上的士兵因为紧张首先开枪,暴漏了伏击阵地,然后是右侧的部队绕行时动静太大,被三团轻易捕捉。
既然发现了日军的意图,那就好应对。谷子山立刻下令左侧的二营攻击日军阵地,其余部队就地展开,组织防御工事。
三团处于一片平地,这对防守不利,但迫击炮首先向右侧转移的日军开火,步兵炮也很快展开,极大地迟滞了日军前进的步伐,让三团士兵有时间构筑单兵掩体。优秀的工兵铲发挥了巨大作用,地面的松软也有助于士兵迅速挖掘掩体,当右侧的日军突破炮火的阻拦抵达时,一道简易的战壕已经构筑完毕,不远处的后方第二道防御线正在紧张施工。
左侧日军的防御工事由不到一百米高的低矮山坡充当,他们没有任何其他的掩体。战术核心的机枪再次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武器,在弹雨的掩护下,二营步兵很快冲上低矮的山坡,并掷出手榴弹。
最前方的日军只有不到两百人,之前的布置都是呈长条形沿山谷分部,现在改为阵地的顶尖部位,致使后方的日军没有第一时间增援。第一个小山很快被突破,日军向后撤退,二营立刻占据这个小山坡,并派出三连向小山左侧的另一个小高地进发,试图扩大三团的防御面,为战斗迂回提供有利条件。
此时的战斗比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对比更加残酷,三团装备着超越二战日军的武器,相反日军大部分手持手动步枪,其中一部分还是单发步枪,弹药不足,更有一部分人像武士一般挥舞着武士刀。
右翼的日军不负疯狂之名,祭出日军战术之法宝——猪突,面对三团简易防御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很快,日军的进攻就让谷子山发现了三团的不足,弹药太少,尤其是步枪弹药,每名士兵只有一个基数的弹药。机枪弹药还好一点,作为战术核心,每名步兵都要携带两个机枪弹匣,这让谷子山感到略微安心。
“给福冈发电,发现日军游击队主力,人数约一万,请求战术增援。”谷子山沉着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