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一阵阵稚气未消的诵读声从春谷县南城一座不大的院落里传出,少年来回踱着步,摇头晃脑的诵着经书,晨光倾洒在院内,为寒冬带来一点温暖。
一阵冷风吹来,冻的人打颤,少年不禁缩了缩脖子,紧了紧不厚的衣服。
待冷风拂去,手里拿着卷经典,轻推开门,深吸口后院的新鲜空气,少年感到一阵清爽。
昨夜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后院里一片银色,少年穿过廊道来到后院中心的老梅花树旁,静静看着光秃秃枝干上盛开的梅花。
不知过了多久,轻轻将经书放在梅花树旁的石桌上,望了望梅花又看了看放在石桌上的经书,苦笑不已,良久,一声长叹。
九州修行昌盛,源于洪荒时代三尊皇五方帝传下皇道经典八部,每部经书都穷尽天理,字字成道,成就万法之宗。
八部经书成为上古修行者追捧的圣经,过了不知多少岁月,三皇五帝身陨道消,八部圣经历经沧桑残缺不全,此时又有诸多圣贤出世,百家争鸣,万道具显,后儒学混同各家精华,列举一道两尚三才四书五经为天下人修行、礼仪、行为处事的根本,奉为圣道。
后世皇朝更以儒学为宗,设立科举,需天下人熟读经典,体悟修炼,明通道法。
现今大明朝的科举规范需要学子修为与科考相配,炼气境县试、府试、院试,元丹境乡试,再往上每进一层要求更甚,付出与得到是同等的越往上学子们能获得的荣誉和前程也越高。
当然除了一路科举得到大明皇朝的支持之外,一些世外门派也会收进很少一部分资质不凡的举人进士成为门派弟子。
再过一月,便是县试取童生的日子。
届时无论是寒窗苦读十载的穷书生,还是锦衣玉食的名门公子,都将在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