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会试落选,你就必须再返乡重新参加漕试,必须要再中举才有资格上京会试。
众所周知,宋朝恩科特多,一年不来个几回,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开恩科立国的,但问题也就来了,侬智高家住最南边的广源州,也正是因为侬智高的起义,朝廷最后将广源州赐给了交趾的,不管这广源州是属于谁的,反正都离京城很远很远,来回一趟不容易。
如果漕试中举后,不用再参加漕试,直接可以上京会试的,那么侬智高就可以直接在京城等下次会试,可是当时他必须又得赶回来参加漕试,在来回的路上就耽误了好几轮科考,那么这样一来,京城子弟的机会就非常多了。
对于离汴京最远的两广百姓,这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京城子弟都考了几回,他们才能赶上一回。
说白了,这漕试其实就是京城大官为谋私利而成立的。
而且当时科考非常**,侬智高自负学识了得,而且他确实也不错,可是屡屡不中,一连三次,这让他觉得非常绝望,他本想报销朝廷,可惜生不逢时,即便到了后来,他还是想内附宋朝廷,但是却被婉拒,这前前后后的遭遇逼着他起兵反宋。
总而言之,当时宋朝廷的外交政策真是不忍直视啊!
当然,汉人看不起这些少数民族,也的确是存在的。
李奇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功课,道:“那你们想要怎么样?”
宁武迟疑了一下,道:“自然应该受到与汉人一样的尊重。”
李奇笑呵呵道:“你好像挺不自信的。”
宁武没有做声,他对于这方面的确不是很自信,因为这么年过去了,朝廷始终还是保持对他们的歧视,即便是偶尔施与恩惠。那也只是表面功夫。
李奇摇了摇头。
宁武皱眉道:“枢密使不肯答应么?”
“你误会了。”李奇笑道:“我只是觉得你们太单纯了。”
单纯?
所有人都惊诧的望着李奇,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好像真的不是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