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玄幻奇幻 > 水浒争霸战 > 第三章 繁荣大名府

第三章 繁荣大名府(2 / 8)

的地方隔河再建新城防守辽国对于一心偏安的宋朝的官员来说是最好不过的,这个想法至今依然存在于不少官员的心中。如果不是一个人的进谏,那么这片土地早已经是辽国人的了。

在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辽国在今北京东部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

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迁都洛阳,使契丹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皇上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图谋。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辽国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不论对于国事还是家事,不管你能不能干好,打仗能不能打赢,如果你连一个基本的想去做,想去做好态度都没有的话,对方就更不会理会你,也更加看不起,更加大胆的去蹂躏你。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放到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如果我们没有在黄河以北的地方扩建大名府,听从朝廷里面讲和派的观点,那么辽国就更会觉得宋朝好欺负,因为他知道你只会退让,他会不断的欺负你,不断的试探你的底线在那里。而现在

最新小说: 最狂学生 游凤戏龙女状师 你好,陆先生 霸道先生 撩入指掌:少爷喜当娘 退婚另嫁,渣男太子怎么跪 后宫航海:截胡玛琪诺,顶翻娜美 问心无恨 军少暖妻:重生全民歌后 [综恐]反派逃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