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先秦文化课。
我坐在第三排中间,顾欣雨坐在了我前面。先秦文化课的老师是个胖胖的女人,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是她讲的课却十分漂亮。今天她讲的是孟子。
突然老师让我们谈谈孟子,她首先点的人就是顾欣雨。老师微笑地问顾欣雨:“喜欢孟子吗?”
顾欣雨回答道:“说实话,儒家学术中,我喜欢孟子的程度更有甚于孔子。”
老师又问:“说一下原因吧。”
顾欣雨说道:“我答的不好,会被他人耻笑。”
老师又微笑道:“但说无妨。”
顾欣雨于是讲到:“从人格上来说,孔子比较敦厚,孟子则属于愤世嫉俗的人物。我喜欢孟子,是因为他颇有正义之气。在《滕文公下》中,孟子有句话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我最喜欢的。”
老师又微笑着说:“孟子的那段话,你是完好地背出来了,可是你想表达什么呢?”
顾欣雨于是不慌不慢地的说道:“抱歉,由于太喜欢那句话,我就情不自禁的背出来了。毫无疑问,在‘仁’的看法上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则是大厦的完善者和开拓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虽然也是战乱,但相比于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还是差的远的。所以,孟子把孔子的‘仁’给具体化,他提出了‘仁政’的概念,这点是超越孔子的。孔子在治国思想上虽然也提出‘仁’,但是他更倾向于‘礼乐’方面,而且很笼统并不成熟。”
听顾欣雨长篇大论说了半天,我并不觉得有多少有营养的东西,就没怎么在意。却未料到,老师接下来点的人就是我啦。老师让我先评价顾欣雨的看法,再说出自己对孟子的理解。于是我也长篇大论起来。
“儒家学派有好多重要的人,但是我们提起儒家时,总是说‘孔孟之道’,这说明孟子稳坐第二把交椅。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