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是沆瀣一气也好,说是同气连枝也好。//无弹窗更新快//作为晋朝的统治阶层的高门士族在相互扶持帮助的方面总算是没有让毛腾失望。这一点上令毛腾想起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除了“尊王攘夷”之外,他做的最成功的便是“兴灭国继绝世”,让那些被夷狄消灭的诸侯国复国。这种同阶层互相扶持的精神深得后世儒家的赞赏,这使得齐桓公在儒家的眼中远远超越了晋文公、楚庄王这些真正在军事上称霸中原的霸主。
在毛腾登闻鼓进言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陈国何氏、河东裴氏、颍川荀氏等高门士族在朝的大臣纷纷附议,本来就在筹划汝南王丧事的皇室宗亲们也纷纷要求为两次变乱涉及的死者定性入葬。执掌朝政的中书监张华与宗室代表陇西王司马泰商议之后,终于有了结果。
十几天后。
汝南王司马亮被谥为汝南文成王,葬礼依照安平王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的规格执行,和他一起死掉的儿子屯骑校尉司马矩被追封为典军将军,谥号为汝南怀王,汝南王一位由司马矩之子司马祐继承。卫瓘由于伐蜀立过大功,改封为大郡兰陵郡公,谥号为兰陵成公,增加采邑三千户,追赠假黄钺,反正都是死人了,假黄钺这种重器给也就给了,郡公的爵位则由那个贪睡的小孩卫璪继承。东安王司马繇则被谥为东安哀王,而楚王司马玮则背上了大黑锅,被谥为楚隐王。“哀”尚算是中性偏带同情的谥号,而“隐”则是恶谥了。至于太傅杨骏,则彻底背上罪臣之名了。而那个胆大包天的荣晦,则被残酷地族诛了。
比较戏剧的是,陇西王司马泰也徙封大郡,改封为高密王。这比毛腾穿越前的历史上司马泰徙封高密要晚几天,不过这样琐碎的细节毛腾并不清楚了。而王浑的许诺也达成了,作为一个并不是高门士族出身的军士,毛腾竟然被司马泰招为尚书台五兵曹的尚书郎。从东汉开始,为了架空相权,尚书台的权力一步步提升,虽然到了晋朝时尚书台在朝位上还是低于传统的三公九卿,但明显中书监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