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如果是真正的太平年月,呵呵,莫说河东卫氏,就是庆孙兄毛某也高攀不上。可如今卫氏蒙难,这正是我一个小军人结交高门的时机啊。”
刘舆一愣,笑道:“如今的局势,高门士族恐怕是撑不下去了。公举,听我一言,你要想结交对你前途有帮助的贵人,不妨好好做你的本份工作。在洛阳,谁掌握了宿卫军谁就能执掌朝政。你不要轻看自己,日后你定有翻身之日的。”
毛腾却从他的话语中听出另外一种意思来,难道这刘舆竟能预测到贾氏执政几年后被掌握了宿卫军的赵王司马伦推翻的事?不过这种事实在敏感,不好多说,只得点头道:“多谢庆孙兄指点。”
刘舆笑道:“只不过,在方今来看。任何高门士族都不值得再攀交,你我都是鲁公的朋友,贾家从曹魏到如今三代努力,已经在朝廷举足轻重。某些高门士族中的迂腐之辈,却还不肯承认贾氏成为新兴高门的事实,反倒是他们却差不多要垮掉了。”
毛腾忽然想起初进洛阳时遇到的迂腐儒生卢志,不过仔细一想。贾氏也就折腾了几年,而卢氏却到三百年后的隋唐时期仍然是仅次于清河崔氏的高门。高门之所以能垄断仕途,也不单单是靠了某个人做了皇后或者权臣,他们真正的能耐,其实还是垄断文化,重视教育的结果啊。
“哈哈,庆孙兄说的极是。”毛腾口是心非地说道。
刘舆忽然叹口气道:“先秦时的关东诸侯,不都在汉朝沦为长安豪滑。汉朝的皇亲国戚,不也在如今成为寒门庶族。我中山刘氏贵为汉室之裔,却也在如今不过一个二三流的士族。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什么世家大族,不过都是过眼的云烟。这两次变乱,弘农杨氏和河东卫氏都已经垮了,日后的天下,还不知道那一族能跻身高门之列呢。”
毛腾一笑,说道:“正所谓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盛如秦皇汉武,也保佑不了子孙,凡事还是要依靠自己。”
刘琨听得连连点头,斟酒道:“公举兄说得好,其实在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