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通过舆论影响、推动着法国同意中国派出远征军,并由法国负担起远征军军费支出。
而在远征军到达法国之后,面对远征军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同样也站在“法兰西荣誉”的位置上,要求法国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而在战争期间《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更是通过派往前线的上百名记者和特约记者们。向法国人展现着战场上的一切,无论是胜利或者失败,对于《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来说,他们唯一的立场就是中立,就是把最真实的情况刊载于报纸上,也正因如此。现在《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早已成为法国知名报纸,而对于其报纸上报道,法国人通常会不假思索的加以接受。
“让我们如何回报中**人的鲜血!”
在过去的几天间,几乎所有的法国报纸都在转载着这么一篇连载报道,这个连载报纸可谓是世界上最为“写实”的战地报道。相比于法**方对记者的百般限制,中国远征军无疑更开放一些,他们接受了《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派出的记者,并且允许他们进入部队前沿,甚至随军队一同进攻。
一开始,堑壕内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对于《法兰西新闻报》放入书架派往远征军的几名记者来说,那里似乎没有什么报道,可是从7月5日凌晨开始,一切都改变了,随着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战”的打响,那几名记者惊讶的发现他们“正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战役之中”。
这几名记者在随着中**队进攻的过程中,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战场,不是那种“官方记者”笔下的战场。而是生与死、忠诚与热血的战场,在战场上,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东方式的英勇,这些习惯了西方文明的法国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被东方式的英勇给折服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新闻稿。
而这些新闻无不是极尽赞美之词的称赞着中**队的进攻,夸大其词的宣扬着这场运动战的意义,当然也不忘记指责法军司令部的“无能”和错失战机。
“……我们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