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缝纫机的帮助,在中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现代化的成衣工厂,他们接受贸易公司的定单为各**方生产廉价的军装,与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成衣也开始被市场接受,在大中型工厂生产着各类军装以及西式成衣的同时。很多规模稍小的工厂,则纷纷生产着各种服装,而其中最为畅销却是那种仿自江苏陆军的短袖衫以及“一美元衬衫”。
前者的畅销是因其样式简单、廉价而受到南洋各地的那些华人的喜爱。至于“一美元衬衫”却是与前者的“简单”不同,此时衬衫是西方男人的必须品,在美国平均每个男人的衣柜之中至少有十件以上的衬衫,不过那些衬衫中,即便是最廉价的亦需要3美元以上,而这“一美元衬衫”,正是现在最为畅销的,同样也是“利润最大”的产品,至少对于富春服装厂的田富春来说,就是如此。
“田老板。您看,这布料……”
戴着眼镜的小森庆一指着两块样布,对田富春展示着,作为庆本株式会社的广州分社社长,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一直在推销着日本产的“特极布”。这种特级布是为“中国工厂”特产的,用的是最差棉纱和最次的人造丝混纺而成,成本远较使用高织棉的中国混纺布低廉,甚至,就是这种布,亦是他特意向国内提请研制的。
从三年前,第一批中国制造的“一美元衬衫”在美国上市,并打开美国市场之后,面对庞大的市场,日本也曾试图同中国竞争过,可日本制造,却很难同中国制造相提并论,中国人通过掺人造丝降低布料成本,而日本的人造丝工业,那时甚至还未建立。即便是在一年前,日本成立了人造丝株式会社,可生产出来的人造丝质量仍无法与中国相比。
可就在日本成衣业受困于“质不如人”而不得发展的时候,小森庆一却意外的发现,在广东以及中国的沿江一带,有很多小厂,用质量更差的布料制造衬衫,他们是借“中国制造”的东风,在国内和南洋售卖低劣产品,广东一带的商品,主要是销往南洋,而这些在南洋多亲朋好友的广商,福商,则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