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酒档中谈论着“公债”,曾经五毛的公债,现在涨到了一块二,昨天跌到了不足九毛的公债,刚一开盘又重新涨回一块二,谈论这些话的不仅有那些衣冠楚楚的白相人,甚至还有车夫、老太婆、妇人之类的“普通百姓”,甚至就连擦皮鞋的都在谈论着自己买公债挣了多少钱。
似乎现在,世界上最挣钱的买卖就是买公债,只需要一夜,就能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身家亿万的大亨,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梦想罢了。
这些白相人全都是犹商通过代理聘请的“谣言制造者”,正如六年前的橡胶股票一样,借助市场的狂热,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小道消息,尤其是暴利消息,对此,操纵西商众业所的犹商人们可渭是轻车路熟,他们早就习惯于通过这种操弄,获得暴利,尽管一再的重复着这一手段,但却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能够冷静看待,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宁可冒一次险,没准,这一次,他们会一夜暴富。
一个、两个、数十位、上百位普通的市民怀揣着发财富,带着毕生的积蓄开始试探的走进证券交易所,可是他们却惊讶的发现,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公债可供他们购买,几乎刚有人挂牌出售,立即就会有数百个上千个户头抢购。
“市场是被谣言左右的!”
从协理那里得知证交所大厅内挤满了来观望或是购买公债的百姓时,雅各布?沙逊的脸上闪过一道笑容,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只需要再过十几天,当市场的狂热被惜售和抢购左右的时候,也就到了收尾的时刻了。
“报社那边打点好了吗?”
在高级会员室内,雅各布?沙逊又特意问道身边的协理。
“是的,大班。报社那边已经打点好了,今天晚上,全国至少有95家报社会加以报道……”
协理的报告让雅各布?沙逊满意的点点头,现在是鼓风的时刻。仅仅只是普通的投资者舀闲钱来炒公债远还不够,他还要借助“公债的滚滚红利”把钱庄甚至钱庄背后更上一级的金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