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显出他的勇气来。
不一会儿,进来两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一看那两位,李光臣当即反应出即将发生的事,他不由暗中叫苦。此时此刻。他哪里有什么闲情逸致喝什么酒呢?对于喝酒,李光臣他曾向友人戏言夸口:
“在酒桌上,从未得一醉!”
虽说话是如此。可是,他找徐渭川旨在寻觅成就大事之路径,而且希望速成,时间不允许他运用“迂回战术”,他只能开门见山“直取中军”。他早已分析过了,只看这会徐渭川对他的态度。“直取中军”已有八成成功把握。谁知这人却在见面之后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李光臣心里有事儿,哪有心思与这些人寒暄。可现在已经到了酒桌上,还能有其它什么办法?于是他只有点点头。
“那就多谢徐先生了!”
而这时徐渭川却是指着桌上的酒菜悄悄对他说:
“今个,不说它事,咱们两人一定要喝个痛快。”
说罢徐渭川不待李光臣说话,便将他生拉硬拽到酒桌前。李光臣再次被摁到坐椅上。他腾地站起,抱拳施礼说:
“真不好意思,第一次见面就扫你们的兴。光臣今日拜访徐先生,原有要事相商,未曾想一路急来,还不及向徐先生陈明原委就……”
“噢,明白了。好,改日再玩,只下回不失约就行。”
中年人站起来,说罢悻然而去。
李光臣又连连向徐渭川致歉,说:
“我实出无奈,请仁兄多多包涵才是。我拜谒仁兄,是有……”
没等李光臣说完,徐渭川便打断他的话说:
“这里不是谈正经事的去处,我们去前厅吧。”
见徐渭川似有些不快,李光臣只好跟他上路。心想:
“有求于人的事儿无论多么着急都得耐着性子,客随主便嘛。身居客位,只好任凭主人安排。”
到到了前厅,徐渭川看一眼李光臣,实际上从下人通报李光臣登门拜访,他便能猜出他的来意,从报纸上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