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军派出,所以国人都把视线投向远征军,对总统府来说,他们之所以收敛手脚,就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他们需要和我们协调一至,第一批,江苏派出三个师,第二批,江苏派了一个师,第三批,江苏有五个师,第四批,江苏是四个师……”
接连说出这些话语后,李子诚无奈的苦笑一下,最后他却是苦笑不语了。之所以苦笑,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当初之所以答应袁世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赌的是历史,可偏偏历史发生了变化,不仅仅只是历史的发展,甚至还包括袁世凯的身体。
原本在历史上,袁世凯应该在两个月后死亡,可是现在,袁世凯却全不见病重的模样,袁世凯不死,意味着他有充足的时间借参战“收拾”江苏陆军,参战将会打出一支国家军队,这是现在举国皆知的事实,军队不再是某人某人的私军,随着远征军的大量派出,派系、地方的军事力量被一步步的瓦解了,随着编制的打乱,又使得其派系、地方色彩被进一步削弱,中央掌握着军队的军官和兵员补充,并借此确立了中央对远征军的控制。
原本这应该是李子诚借助袁世凯之威达成的收军队为已用,建立国家军的目标。可是现在,却要落得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这不能不让他以苦笑相对,甚至没有任何办法,原因非常简单。他是第一个出面支持的,为了大局,同样也是为了苦心构建多年的名声,都不容许他现在出面反对。
“到年底,江苏陆军也就派完了。”
章炳麟倒是说了一句实话。
远征军派的越多。江苏陆军就会越来越远,尤其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大量中央补充军官、士兵进入部队,其结果必然是江苏色彩,准确的来说是“国-务-院色彩”越来越淡,袁世凯对江苏陆军的掌控也就越来越强,到了那时。对于没有了牙齿的国-务-院,袁世凯也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一但袁世凯肆无忌惮了,他会做什么?或许别人猜不出来,但出于对其的了解,章炳麟还是能猜出一些。只怕到那时,总理……心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