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呢?
通过战争打乱了人事、编制,打断了军官士兵来源的部队,将会成为一支地方无法继续指挥的国家军字体,而多达三百万消除地方化的国家军队,对于中国而言,必定是最为有力的威慑力量,他们的存在可以威慑任何一个省份,借助于军事威慑,中央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地方上推行行政改革。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军队必须完成从私人军队到国家军队的锐变!
司令官的选择,袁世凯可谓是颇费心机,可以说蔡锷是最好的人选,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中来看,他都是最好的人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老北洋势力、地方势力将会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可如果老北洋却能借机掌握这支精锐之师的话,对中国而言无疑于一场恶梦!
而现在蔡锷的身体……
即便是不询问其它的医生,李子诚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肺结核或是过去没有听过的喉结核,即使不是什么绝症,但是距离绝症也不远了,在没的抗生素……
抗生素!
这三个字只让李子诚的眼前一亮,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在多年前,--望一位得肺结核的亲戚,当时那个亲戚似乎就说什么,要不是“消炎药”估计他这结核病也就要命了,消炎药可不就是抗生素吗?
是什么抗生素呢?
磺胺?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远征军的药品清单中已经有了磺胺这种药物,作为磺胺的发明人之一的马克多,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金,而且还是自己亲自批准的,当初,自己在上海“遇刺”时,最后在对外界的新闻稿中,正是“磺胺”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为磺胺打了一个生动的“活广告”。ishu.
应该不是磺胺,否则,在那位施内尔博士会在治疗方案中提到这种药物,他并不是刚来到中国的医学博士,而且现在磺胺已经开始批量对外出口,欧洲的定货都达到百吨计,现在大药公司最挣钱的药物,便是各类磺胺药物,当然尽管早期发现是马克多,但是提取磺胺以及生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