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浮现出赫德.同样也是他的叔叔在就任海关总税务司时.制定的基本原则.但是现在.海关早已经背离了他当年的基本原则.同样也背离了海关的“中立”原则.现在海关的“中立原则”.实际上只是一个手段.而且是以外国公使团、领事团的支持和武力于涉为前提的。
“在合适的时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此时.梅乐和却是对远在京城的那位新任国务总理好奇了起来.好奇他挑选了现在这个一个时机去挑战海关税务司的权威。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刚刚就任江海关税务司的梅乐和.就已经和李子诚打起了交道.准确的来说是间接的打起了交道。
在连云港开埠后.作为江海关税务司的梅乐和自然有权要求在连云港设立常关.可就是这设立“常关”一事.前前后后却用了梅乐和一年半的时间.最终以梅乐和作出妥协.任命一位华裔常关关长作为代价.方才得以在连云港设立常关。
而梅乐和之所以妥协.原因非常简单.尽管**公司未曾反对过在连云港设立常关.但是当他派出第一任关长前去筹备海关连云常关时.却意外的遭遇了一个困境——无法在连云购得土地建立海关.而**公司的回复非常简单——地已售出。
如此用了三个月.在多次协商之后.连云关总算是得到了一小块地.可随后.却又碰到建筑题.先是材料无法购买.再到后来无法运进.再接着又是无法施工总之.管委会用了一切可能的办法去刁难连云关.最后.甚至把连云关逼到海上办公·而且还不能进港.甚至不能进入泊区。
在经过一年半的软抗衡后.面对陇海铁路公司的“油盐不进”.梅乐和只得派人同铁路公司进行协商.最后总算是摸清了原因.他们不接受外国人出任连云常关关长.与安格联口口声声要派海关舰队封锁连云不同·梅乐和明白.即便是派出海关舰队.即便是领事团于涉.但在陇海铁路.在连云.没有铁路公司的支持.设立了常关也注定是一事无成.如果他们不配合·在连云.海关甚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