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地位,以便好地制衡日本·准确的来说,是利用协约国的整体力量去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企图
“所以,海军部希望公使能够在向袁世凯总统提出邀请中国派出陆军协助作战的条件中,将这一条作为整顿中国兵工业贷款的附加条件”
亨利斯微笑着提出了海军部在给他的电报中似定的“建议”
“这是伦敦海军部的意愿是吗?”
压下心中的不满,朱尔典平静的反问道,事实上,邀请中国向欧洲派出军队是由莫理循向他提出,而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一个月前,把整个方案发给了伦敦,而伦敦方面一开始并没有给予任何答复·直到中国人击沉了日本舰队之后,伦敦外交部才急忙发回一份电报,他们认为,接受一定数量的中**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与他最初提议的将中国陆军调往欧洲不同,伦敦方面却指名——江苏陆军
也正因如此·朱尔典才会对派兵问题心存顾虑,熟知中国政治内幕的他当然知道,在这场冲突中,完全展露自身实力的江苏陆军,对于中国中央政府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事,事实上无论是对袁世凯或是中央政府来说,这都是一个威胁
或许袁世凯不介意把江苏陆军送到形同绞肉机的欧洲战场,以消耗他们的力量,但袁世凯同样也希望借助参加,整编效忠于他的军队,而伦敦指名在江苏陆军,无疑将会令他的这个梦想破灭,甚至可能导致江苏陆军的实力急剧膨胀
这种局面不仅会导致袁世凯的反对,而作为出兵方的江苏方面同样也会反对,实力的膨胀只是可能,但是大量军人的阵亡将是铁一般的事实在朱尔典的推测中,到时那位淮海经略使会利用江苏省议会,利用“民主”这一武器,来反对将江苏陆军派往欧洲
而现在伦敦海军部却希望利用一个必将遭到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强烈反对的参战条件,企图从一个地方军阀那里获得多的利益,甚至换得他们的“杀手锏”,这几乎没有一丝可能
“公使阁下,这是符合英国利益,如果英国可以得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