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凯却是一眼看透,这一招对革命党而言不亚釜底抽薪之计,若操之得当,便可断革命党生路,于是立即通电全国,一封“尽弃前嫌,行举国一致,共谋国家存灭”的通电,立即得到国民党内黄派影应。
随后,何海鸣首先离日返国·宣称“政府以稳健诫国人,国人以大任托政府”,“苟政府不加海鸣以不利,海鸣且以首丘于祖国为安”,接着,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李根源、林虎、程潜、熊克武、张孝准·同时乘船回国,先抵上海,袁世凯派人相迎,其一行抵京时,袁世凯更是亲往火车站相迎,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之后,袁世凯又拨五万元经费和这处宅子作为“欧事研究会”之用,一时间,这举国上下倒是因此形成“举国团结一致”的局面。
此时,在这大宅的后院的大书房内,却是一片静寂。此时,外间的欢呼声、呐喊声可谓是此起彼伏,鞭炮声在四九城的上空回荡着,火药味顺着风一直飘进这屋内,可屋内众人却是坐那里,在他们面前的桌上,赫然摆放着几十张照片。
相比于外界,以黄兴为首的欧事研究会在一个小时前,就已经得到总统府的通知,随通知而来的还有那些照片,而此时,这些被留在日本的革命党人称之为“革命之叛徒”的人们却是看着彼此。
在最初的不可思议与激动之后,再看着这些照片,这间房内的每一个,都可谓是五味杂阵,一方面他们为国家的胜利而欢呼,另一方面,他们的信仰却清楚的告诉他们,这场大仗的胜利,为袁世凯加上了一块重重的筹码。
原本,由于孙黄二人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的组党、筹款等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而此进,随着此战大胜,对于革命党所依赖的外侨而言,袁世凯就是“强国的唯一人选”,自此之后,革命党等同于乱党将无从改变,而袁氏独裁亦将会随之得到进一步增强,屋间众人,出于自身信仰又岂能不忧。
喜忧两重间,黄兴,这位在过去几月间,被留日党人污蔑“投降自首”、“自白”、“认罪告哀”的“头号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