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在近一个月之中,超过三万民夫和军队,沿白沙河构建了一道由铁丝网、战壕、碉堡、炮台要塞组成的立式防御体系,而事实上,如果在地图上划条线的话,青岛防线恰好就是以白沙河为界从平原,绵延至崂山口子,又依山势直入黄海,而在整体要塞之前,又布置了大量孤立迟滞要塞,设于隘口、要点的迟滞要塞目的在于阻击敌军,多则驻一个营,少则一个连甚至一个排,目的只在迟滞敌军进攻。
铁骑山是位于青岛北部,崂山余脉向北绵延的最后一座小山,山并不算高,最高海拔不过三百米,这座山在青岛防线上看似处于非要点,可支撑要点有时候,却并不一定是由防御的一方选择的,而是由进攻者来决定。
九月二十七日九时,日军第十八师团所属第五十五联队接近铁骑山,铁骑山要塞是胶澳防线外围要塞,从望远镜中看着山上依山而建的防御要塞古贺义男只觉心下一冷,在望远镜中,他看到几座设施完备的钢筋混凝土堡垒,之所以会绕过崂山,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崂山交通不便,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支那军在崂山修建的要塞,的九天,为了确保王各庄湾登陆场的安全,前后故克六处火力支撑点,但伤亡不可不谓之惨重,每一座火力支撑点,都需要付出数百人的死伤,才有能可能攻克,而那只是火力支撑点,还不是要塞,而眼前这却是一座要塞
“看来是个硬骨头啊”
再硬的硬骨头,也要啃啊
古贺义男铁棋山要塞必须要攻克,否则整个胶澳战事都有可能功亏一篑,要攻克要塞重炮部队就必须前推至攻击主防御线的有效距离内,而又需要铺设运送攻城重炮的轻便铁路;
150毫米加农炮、200毫米、240毫米、280毫米榴弹炮及海军的150毫米加农炮则要等到轻便铁路建成后,才能运到前线。
而轻便铁路却就是要铺设在铁骑山前方,如果铁骑山要塞不能攻克,攻克白沙河根本就是妄想。幸好,幸好还有其它的办法。
“终于来了”
透过观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