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别看现在的小楼土了吧唧的,岁月在上面也留下了痕迹,但三十年前建成的时候,它可是相当的气派!
只是可惜,老爷子还是舍不得自己一生挚爱的华阴老腔。
听朋友一忽悠,他又跑回来搭戏班子,还自己掏腰包给老搭档们发工资,十年打工、做生意挣的血汗钱, 后来又全都填了进去。
幸好,房子还在。
后来便是张珊珊的出生。
她出生没多久, 对父亲都没什么印象的时候,父母便离婚了。
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经常连着几年都不回家,后来也在外面重组了家庭,基本上没管过她。
张珊珊爹不疼妈不爱,全靠外公照看。
郑国魁一开始还带着张珊珊在戏班子里厮混,让老搭档的媳妇照顾,没戏唱的时候,他们就唱给张珊珊听。
后来戏班子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再次解散,郑国魁便也回到了老家,一边耕田,一边将张珊珊拉扯长大......
事实证明,打工还是比唱戏挣钱的。
村里的年轻人们,都跟张珊珊的妈妈差不多,全部都跑到南方去打工了。
挣的钱,有的在家里盖了新房,有的则是在城里买了新房。
但不管怎么样,庙湾村的春节,一年比一年冷清,渐渐的,一年到头,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老人、妇孺留守了。
“外(wei第四声)爷(ye第四声),我回来了。”
张珊珊家的门没锁,她推开门就进去了。
不过,外公并没有在屋里。
她把行李箱、电视靠着柜子搁下来,重重的书包也放到椅子上,然后顺着采光不好、黝黑漫长的过道,走向后面的院子。
出了门,又变得亮堂起来。
她们家不只是那两层砖瓦楼而已,后面的大院子起码有一亩地那么宽敞!
不过,也仅仅是宽敞而已,没有晒稻谷的院子看起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