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公主一声姑姑,庐江公主得知侄子荒淫无度,不理朝政,便只身返回都城,刚刚抵达建康,便听闻刘子业喜得皇子,兴致愉悦之极召集满朝文武,特颁圣旨,大赦天下,释放监牢中关押的所有犯人。此皇谕,大快人心,自然令庐江公主倍感欣慰,于是便请求侄儿刘子业,要求出宫寻访各州郡县,并将皇帝圣谕亲传各州郡县官员,以仰隆恩。
陶三斗倒是知道有这样一段历史记载,不过,他却并没有留意此事所发生的具体年代,此时,他郁郁闷声的抱着一颗必死的心,掐着手指捻算着枭首极刑的倒计时。
庐江公主在牢头儿的指引下,依次巡视着监牢里的犯人,在接近陶三斗的牢房时,她放慢了脚步,回身询问王通宝。
“王知县,此处关押犯人数目几何?”
王通宝听言,立马俯首躬身禀报。
“禀公主,托公主与皇上的洪福,永平县县治清平,百姓安居,市井贼子也较上一任县令在任时急剧减少,永平监牢在册关押犯人仅仅十一人,其中有两人明日将处以极刑,因此,名册上面的记载数量只有九人。”
“九人?王知县,看来你这县令倒是颇具些亲民的手段,可方才见一犯人被无故拖了出去,是何缘由?”
王通宝对向景之死并不知情,庐江公主的突然发问让他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忙吞吐着回应道。
“这……这,禀公主,小人与公主刚刚到此,对此前发生之事确不知晓,牢头儿,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如实告之公主。”
牢头儿浑身打颤,畏手畏脚的当着公主与王通宝的面,将此前监牢里发生的向景撞墙而亡一事喏喏而言。
听了牢头儿的讲述,王通宝暗暗窃喜,原本在庐江公主来永平之前,他感觉自己的计划周全无遗漏,哪怕是公主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也以为朝廷派公主前来寻监,亲自参与录囚,只要公主走后,那向景一竿人等的性命也依然握在自己手中,不成想,公主却带来了皇帝大赦天下的口谕,若依皇旨,向景等人将会大摇大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