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脑胀。莫校长来了,悬在心上的这块石头落了地似的,感到轻松多了。放学以后,他正想到校外去走走。刚刚走出校门,邹跃斌来找他。对他说:“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赶不上来,想改学文科,考外语专业,不知可不可以转,也不知是不是恰当?特地来请您指导。”
周塬久久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学生,他高高的个子,强壮的身体,长得十分标致。一年半前的那件一直让他担惊受怕的往事,又在脑海里重现出来……
1977年暑假三大讲归来,他重新去完成喻钊书记交给他的招生工作。他叫来达夫帮忙。他拿到一份叫海斌的学生的考卷,那一手秀丽的字体,着实让人喜爱,达夫给的语文计分竟是95分,可谓出类拔萃。他们反复品评着,交口称赞。但在东风大队的推荐名单中就是没有他,难道遗忘了?
“或许是出身不好也有可能。”达夫说。
“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关在学校门外多可惜!”周塬说着,又找到了他的数学试卷,也是优秀。
“在前天的大会上,刘书记在报告中还说了,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文化成绩。学校要你招生,我建议你到他的大队去问一问,把他招进来。”达夫说。
“好吧。我今晚过去,一定找周书记。”
林岚在东风大队工作两三年了,大队干部和学校老师都很熟悉。一提起邹跃斌,刘老师便说:“我当过他的班主任,是个好学生,但毕业后因为出身不好大队不同意去上初中,在家里哭了几天。后来他父亲跑遍了大队干部各家,才准到南山湾读上初中。成绩好很受老师赏识。”其他老师也说,“看着其他同学去上学,他没有书读,又会要哭几天。有书读的不好好读,想读书的又不让读书,多可惜啊,周主任你就做点好事收了他吧。”
晚饭以后,他很顺利地找到了大队邹再明书记,向他提出了邹跃斌入学的问题。邹书记说:“因为他的家庭成份是地主,便没有被推荐。”周塬还没说话,他又补充一句,“其实他父亲也是国营矿山的正式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