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就是在等,她要一点点把男人的心暖热。
五月的收割刚刚完毕,女人就下地里播种,必须要在雨季来临之前将玉米播种进地里,因为一场透雨下来,就省的浇地了。
海亮家的地里活,她也包了,总是一个人忙活,不跟外人交涉,也不跟村子里那些老娘们坐一块谈天说地。
那些女人总是跟她话不投机。乡下的女人坐一块整天是张家长,李家短,弄点油,借点盐,糖不甜,粗不酸。然后谈论一下谁家的女人偷人养汉。
再就是比较一下谁家男人那东西的尺寸长短,谁家的男人最持久,最能干。
带娣不喜欢这个,因为她没男人,到现在为止,她不知道自己是孀妇还是闺女。因为她虽然嫁过人,至今还是姑娘。
带娣总是去看海亮的爹老子王庆祥,王庆祥一个人住在医馆。带娣带他也跟自己亲爹一样亲。
她帮着王庆祥做饭,洗衣服,做了啥好吃的,总是孝敬他。
王海亮忙,顾不得照顾老人,孩子也顾不得管。礼拜天的时候,带娣就坐上出山的三马车,或者拖拉机,走出大山,去学校看灵灵。
她给灵灵送零花钱,送吃的,送换洗的衣服,还嘱咐灵灵不要跟人打架,好好学习。
她既像个母亲,也像个姐姐。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完全代替了玉珠的位置。
除了晚上不跟海亮一块睡觉,她做了玉珠活着的时候能做的一切。
时间过的真快,眨眼的时间,半年过去,以至于村子里的人都把带娣当成了玉珠。
村子里的谣言纷纷,有人说玉珠是热脸贴了王海亮的冷屁股,自取其辱。
也有人说,王海亮媳妇死了不到半年,就熬不住了,已经跟带娣那个啥了。
还有人说,他俩早就是老相好,玉珠没死的时候,带娣就进了王海亮的棉被,跟男人睡到了一块。
也有人说不一定,就王海亮那本事,应该把带娣弄得死去活来,为啥没听她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