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二月乍暖还寒,河里的冰凌开始解冻,杨柳树上也展出了稚嫩的新绿。
小河里的鸭子跟白鹅嘎嘎鸣叫。建国拉着小燕疲惫不堪,迈着沧桑的步伐终于进了疙瘩坡。
回到家的一瞬间,两个人就崔然倒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张拐子看到弟弟,猛地扑了过去,大呼一声:“俺地弟啊————”抱着建国号啕痛哭。
建国再一次见到哥哥,也是百感交集,泪水一个劲的向外涌。
小燕也在旁边抱着孩子哭。
建国跟小燕回村以后,两口子在炕上睡了三天,三天没有爬起来。
从此以后,建国又跟哥哥张拐子住在了一起,他们一个住北屋,一个住西屋。
建国跟小燕的回归,把喜凤嫂也乐的不行。
家里越来越热闹了,小叔子跟弟媳妇都回来了,身边终于有了膀子。
喜凤嫂没有因为弟弟的回归而感到危机,反而担起了一个嫂子应该尽到的责任。
她帮着小燕看孩子,帮着他们做饭,洗衣服,还把家里分到的一座荒山,从中间劈开,给了建国一半。
家里的房子也分给了建国一半。
喜凤嫂就这般好,从不计较得失,她是个死而复生的人,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知道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家庭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疙瘩坡发生了很多事。
建国离开大梁山,出去找小燕,王海亮等于失去了一条臂膀。
但这没有影响到大梁山的迅猛发展。
大路修通以后,大梁山的山货生意做得更红火了。
村子里的柳编队,山果队,采药队同样如火如荼。
没有了修路工程,原来的修路队跟运输队就等于没了活儿干。
王海亮又开动脑筋,从城里搞来了药材种子,让那些人将药材种植在了地里。
山上的果树还不到成熟期,中间可以间作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