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还是和之前一样,安静地躺在那长长的木板之上。他的身上盖着黑布,阳光被阴云遮挡住,死者身上的黑布和屋子里阴暗的环境融在了一起。
“女士,你能告诉我,这小伙子是怎么死的吗?”我问。
女人白了我一眼:“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那棺材里的阴灵还留在那沙漠里,这小伙就是经过那地方,招惹了阴灵。”
对于女人的话,我自然是不信的,我继续追问:“就算是招惹了阴灵,最后也有一个死亡的原因吧?”
女人似乎不怎么想回答我的问题,她有些敷衍:“病死的。”
“病死的?什么病?”我问。
女人彻底不耐烦了,她把脸扭向我:“你这人怎么这么烦,这是村子里的事,和你好像没有关系吧!”
我:“你似乎也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吧?”
这个女人和村子里其他人的气质不太一样,但我并不是从这点判断出她可能不是这个村子的人的。我判断的依据是女人的话,他在称呼死者的时候,一直以“小伙”代替死者的名字。
女人说的汉语很标准,她很可能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族人,就算不是,她对汉语的理解也和汉族人没有差距了。汉语中,如果女人和那个小伙是同村人,肯定是相识的,就算出于表面上的礼仪,也应该称呼那人的名字,而不是以小伙代替,除非这女人比那个小伙大上很多。
对村外人说话,用“小伙”的确说的过去,可是女人在自言自语的时候,仍然这样称呼那名死者,这说明,女人和死者是不相识的,可女人又来参加死者的葬礼,这有点说不过去。
难得在村子里遇到一个说汉语如此标准的人,我格外注意她的言行。
女人显然被我激怒了,潮红涌上女人的面庞:“我是库塔村的人,只不过一直没有在库塔村生活而已,这次回来,就是参加这小伙的葬礼。”
女人还是跟我解释了起来,她是边省本省人,叫朵哈,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到其他省份求学,考了个其他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