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过分,就连吃饭也要进行拍摄,当然单纯的拍摄也就忍了。
问题是这个初步文案写的有问题,根本就没有发挥到一个点上。
最终,
作为宁市高中生作文大赛的第一名,徐茫亲自提供了中心思想,如吃饭这个环节,要把它描绘成百忙之中的朴素,尽量去强调那种为了科学可以牺牲一切的精神。
还别说,
这些媒体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叮铃铃!”
“徐茫!”
“快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C站电视台来记者了,要对你进行独家采访。”方主任又打来了电话。
徐茫:(°ー°〃)
还有?
真的快不行了呀!
虽然徐茫内心一万个拒绝,然而奈何对面是C站。
C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他能让一个人瞬间凉透,比如卢老爷子...他就上过C站,然后在吃鸡圈中再也看不到他灵动的身姿,精湛的枪法。
急忙来到方主任办公室,徐茫见到一群摄像师,以及一位女士。
“孟记者,这位就是徐茫。”
“徐茫同学你好,我是《面对》栏目的记者,孟妃。”孟记者微笑地说道:“我们想对你进行一期独家采访。”
“哦...”徐茫点点头。
之后,
就在方主任的办公室,徐茫开始了自己C站之旅。
问题很简单,都是一些常规的,只要按照套路走就行,但到了后面就需要一点技术含量,比如年轻人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年轻人是未来科学研发的主要力量。”徐茫说道:“我的这个想法并非是空穴来风,我拿一个例子,咱们的国产大飞机,就是靠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团队。”
“从设计研发、总装制造、首飞准备,年轻人发挥了极大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徐茫借着说道:“攻克三十七项民机关键技术难关。”
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