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铸没记错的话,后世的滇南制糖行业曾经有三巨头——鹰茂糖业、临沧晶晶糖业和滇南力量生物集团。
其中归属于鹰茂集团下的鹰茂糖业实力最强,只不过因为鹰茂集团的汽车销售太出名,大伙会忽略掉他在滇南制糖行业中的霸主地位罢了。不过鹰茂集团里的国资占比太高,那些游资不敢对鹰茂糖业下手而已。
临沧晶晶糖业跟鹰茂糖业的情况类似,而且临沧的耿马那边的糖虽然更被滇南人喜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讲,影响力并没有弥勒这边的高。
而最后一个,滇南力量生物集团则跟前面两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杨铸没记错的话,这个由弥勒糖厂、朋普糖厂、德宏糖厂、遮放糖厂等数家国营糖厂整合而来的集团公司,在后世分明是个民营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在重组过程中,数家国营糖厂是如何变成民营企业,并且由私人100%控股的呢?
这里面的猫猫道道太多,一时也说不清,不过改革开放以来那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里面总归不会很清白就是了。
最主要的是,杨铸后世曾经见过那位总喜欢留着寸头的王总,也算是勉强知晓他的为人,因此即便是各大糖厂重组谈判刚刚开始的98年,杨铸大体也知道眼前的王厂长在顾虑什么。
当然,他绝对不会告诉王厂长,真正的重组完成要等到2年后,而他隐隐不喜的那位王总未来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喜庆的下场。
………………
“你在胡说什么?”王厂长死死盯住杨铸。
想起了这两天自己跑到的各种信息,杨铸叹了口气,却自顾自地说道:“下岗职工安置费、银行债务、供应商欠款、销售商欠款、蔗农白条,以及职工拖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这些怕是好大一笔钱吧。”
“所以,你担心那位上层关系很好,但却不是国企负责人的王总在重组完成后以各种理由赖掉这笔账,让你这个弥勒人背上骂名,从此不敢抬头见人?”
“而王厂长你之所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