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响心。
以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天洗一次澡,和三天五天甚至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仅一个整洁度的问题,就能造成心理及感受上的相当大的差异,更不用说身体内部状况的好与坏了。
而环境,则不止影响心,同样也影响身。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话没毛病。
理论上没毛病。
但实际上,问题还是很大的。
一个制香师,住在一户养猪杀猪人家的附近,可以不?
不可以。
那是在找死。
对环境的忍受,能提高人的适应性,但那一般是不得己而为之,而且也讲究一个程度的问题。
就如同一个人想磨练自己耐寒的本领,冬天少穿点衣服,这没问题,但如果直接把自己搬进冰箱里,得,这里有冷冻肉卖了,有人想买么?
身在小楼,和身在这里,其它都不变,两位老人的习练和晋升效果,能有多大差异?
有没有十倍甚至更多不好说。
若只是两三倍,那是对大宗师的侮辱,许广陵可以直接把自己“大宗师”的牌子给摘掉了,丢人!
而且还是丢尽人、丢死人了的那种。
这是对两位老人来说,而对许广陵自己来说,《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勉强可以用在这里: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对许广陵当下的进度而言,不是什么乱与不乱的问题,而是想要成就“识窍”,他首先就要面对“识”的问题。
那么,起步阶段,当然是宜简不宜繁,宜静不宜动。
所以接下来,主旨是山中静修,而静修的主旨,则是“为道日损”,而不是“为学日益”。
用一句诗来说,则是“删繁就简三秋树”。
但这个繁不是随意删的,是要把它提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