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面前,看着恒范满头大汗的样子觉得很有趣。
这个恒范平时异常镇定,没有想到上了考场却这般紧张。一点都不像恒范的为人,
相反在他一旁坐着的陈群就镇定多了。
这时候,恒范抬起头来看了太史慈一眼,一张俊脸变得有些惨白。
太史慈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桓范这是紧张了。考试也是在考心理素质,一个人心里垮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也许自己对桓范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了桓范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想到这里,太史慈走到桓范的身旁,轻声道:“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不是你的对手,这点小场面算什么若你都不行,天地下还有几个人行”
桓范闻言一愣,又听太史慈轻声道:“考场如战场,现在你的才学和见解就是你的士兵,正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又怕什么”桓范至此彻底的放松下来。低头闭目,好一会钱才睁开眼睛,开始答题。
太史慈满意地从桓范身边绕过,因为他已经在桓范的身上发现了桓范刚才完全不没有的那种举重若轻的自信。
巡视了一圈,太史慈便随管宁离开了考场,向皇宫进发。太史慈要到皇宫去向汉献帝江报这里的圪试情况。坐在马上,泰史慈长长出了口气,意态悠闲,十分放松。
正在眯着眼睛聆听树上小鸟鸣叫的管宁转过头来,看着泰史慈微笑道:“主上这下可以放心了,科举考试终于顺利进行,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榜样,以后便会把这科举考试变成一种习惯,造福万代。”
泰史慈看看因为春风荡漾而使得前胸衣襟微微浮动,显得越发英俊挺拔的管宁笑道:“知我者幼安兄也。经济改革,政体改革,风俗改革都是关呼千秋万代的大业,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让人心惊。”管宁慨叹道:“是啊,战场上的失败可以接受。毕竟可以卷土重来,但是有些事情是输不得,否则就是错恨难返。”
太史慈默默点头,想起了楚霸王项羽和历史上在赤壁之战之后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