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孙策也对周瑜有所不满,这周瑜不知道在搞什么鬼,居然分出一半兵力来,回撤秦淮河两岸,在秣陵和太平两地布防。 把兵力弄得如此分散,不知道这周瑜在玩什么。
朱治和吕范对周瑜相当的不满意,已经屡次向孙策暗示应该撤掉周瑜,另换主将,并且认为程普治军甚严,可堪大任。
孙策当然是一口回绝,认为阵前换将乃是败军之策,实不可取,更何况周瑜带领的兵马都是自己招募的,周瑜在军深得爱戴,换了程普,只怕军心浮动,而且程普领军严谨,但过于保守,现在形势复杂,程普实在难以胜任,这时候,孙策才感觉到人才的重要性,更知道天下之大,强敌甚多,以往见到袁术空有盛名,为人华而不实,便小瞧了天下英雄,直到见到曹操,才知道英雄并非只有自己,一个曹操尚且如此,更何况那原的霸主太史慈了,不由得暗暗地为自己日后谋划。
只是周瑜的问题实在令孙策头痛,这周瑜被手下人看不起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实在很小,更重要的是周瑜的出身不高,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和军其他人比起来差上很多。
看来对周瑜的使用要慎重,不要因为周瑜而弄得自己军不和睦。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孙策现在担心的还是曹操现在不声不响地样子,实在令人心神不宁。
几天以后,孙策一直疑惑不解的事情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曹操早已经暗派自己的弟弟曹仁带领曹洪、曹纯在谋士程昱的指挥下,自广陵出发向西渡江,到涂搪、历阳后渡江,直奔孙策前一段时间刚刚拿下的牛渚。
若是牛渚失守的话,那将标志孙策的军事行动全面失败,即便是撤退也会被曹操衔尾而击。
这时候周瑜在秣陵和太平埋伏的士兵起到了作用,周瑜派出的新收服的战将陈武有效的阻击了曹操军的偷袭。
经过此战之后,程昱在一夜之内连连用计,三次攻击太平和秣陵,均被陈武化解,天明时分,闻讯而来的周瑜带领大军来援,程昱惟恐被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