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袁绍回到并州和司州,纠集王匡、张扬、于扶罗在一次进攻太史慈的话,那太史慈可就颇有点疲于奔命的感觉了。
混水摸鱼,在战乱谋取利益,这个道理并非只有太史慈懂。
当时冀州新定,兖州战乱未止,甄氏家族和张燕只是两个明显的的祸患而已,在冀州和兖州伺机而起的世家大族很多。
一般说来,冀州世家大族有着巨大的声望,而兖州的世家大族则有着强横的实力。
当时的太史慈虽然已经平定两州,但是青州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实在没有能力只依靠青州的新兴力量来应付外敌。
若是袁绍不顾一切攻击太史慈的话,太史慈唯有依靠两州的世家大族力量消灭袁绍。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世家大族不趁势而起,扩张自己的实力的话,那就太不正常了。
所以袁绍当时的逃走乃是太史慈求之不得的事情,哪里还会去想着追击袁绍
更何况袁绍逃到袁术的地方对太史慈来说乃是一件好事,这预示着袁绍袁术两兄弟将会有一场龙争虎斗。对太史慈的大业十分有帮助。
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太史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并州的事情。
张扬和王匡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开始在并州默默无声地发展壮大。
因为这个原因,于扶罗虽然日渐强盛,但仍然没有像历史记载的那样叛离袁绍。
不过也因为袁绍远在豫州,所以渐渐地对于扶罗失去了控制力。
故此,当太史慈通过平阳郡的时候,于扶罗的军队早已经离开了这里,开始向北推移,屯兵西河郡,伺机回到太原郡,再一次掌握南匈奴的大权。
当然这事情并非说的那般简单,因为在并州境内,少数民族很多,就是匈奴也分成了很多种,于扶罗虽然日渐强盛,但是也未见得可一战成功。
太史慈此次来讨伐张扬和王匡,根本没有把两人放在眼里,不过朝秦暮楚的于扶罗却是那唯一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