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发展,在短期内这会使得甄氏收敛到天文数字的巨额财富,可是后果却无比的严重,因为那预示着冀州将会爆发大规模的民变,本来连年的天灾已经让百姓在生死边缘上苟且偷生,若是现在连粮食都买不起,那民不聊生的百姓揭竿而起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若是这种情况发生,以冀州现有的状况,单靠韩馥根本无力扑灭农民起义。
郭嘉心中冷笑,因为在他的心中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整个事态发展的走向:民变一起,韩馥无力剿灭,定会问计于冀州文武官员,到那时,辛评和荀谌等人趁机联合已经倾向于袁绍的冀州官员联合上奏,力保袁绍出兵剿灭民变,韩馥在走投无路下当然会答应这个建议。
袁绍当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入主冀州,到那时,当然是想怎么收拾甄氏,就怎么收拾甄氏。
当然甄氏也可以稳定冀州的粮食价格,以便安定民心,但既然会出现哄抬粮食价格这种事情,那即是说袁绍方面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援,否则如何可抢购粮食的情况若是甄氏继续保持粮食价格的话,那么袁绍就会继续大量吞进粮食,掏空甄氏家族的粮食储备,如此一来,甄氏家族在粮食上的垄断地位将会被彻底动摇,家族势力上更是大受打击,手里有粮的袁绍同样可以控制冀州,更可以再次抬高冀州的粮食价格,虽然这么做会慢一些,但袁绍入主冀州还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说到袁绍手中的大笔钱财的来源,当然是显而易见,本身袁氏家族实力雄厚,更何况冀州本土那些投靠袁绍的世家大族暗中的财力支援,在短时间内动用大笔的金钱来挤垮甄氏并非不可能。
难怪袁绍对谋多冀州这么成竹在胸了,原来机会有这等毒计
只是苦了这冀州的百姓。
可是当袁本初入主冀州的时候,冀州的百姓还会感激袁绍呢,因为手中有粮的袁绍绝对可以假惺惺的开仓放粮、邀买人心,到那时,这位“本初公”当然更成了天下人望之首,智能先打之士还不争相投奔
这兵不血刃的计策真是